沈阳城市学院出台《班主任工作条例》 召开专项工作会议-世界杯2022怎么买球

作者:来源:时间:2022-02-03

  沈阳城市学院专项工作会议

  12月23日下午,沈阳城市学院召开专项工作会议,部署班主任队伍建设、招生等方面工作,正式颁布《沈阳城市学院班主任工作条例》、《沈阳城市学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招生工作的实施意见》,表彰了学院、教师在2021年创新创业工作中取得的成绩。会议由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刘爽主持,校董事局主席、校长徐伟浩教授,校党委书记张学广及学校其他领导同志出席,各院部领导和全体教师参加大会。

  

  一所高校,有其特有的社会责任,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青年人才,要办一所人民满意的大学。校长徐伟浩在现场讲话时强调,对于学校来说,学生和家长就是人民。作为高校教师,教书育人是根本任务,教书,就要上好课;育人,就要当好班主任。“千好万好,不如学生说好;金奖银奖,不如家长夸奖!这才是衡量一所学校的客观标准。”

  徐伟浩说,学校新颁布的《沈阳城市学院班主任工作条例》是一个非常严厉的工作条例,与教师职级晋升、职称评聘、工作岗位调整等息息相关。该《条例》是事关学校未来发展的一项根本性政策措施,为教书育人提供了政策上、组织上的保证,广大教师只有当好班主任,才能真正把教书育人神圣职责落到实处。

  徐伟浩对于招生、创新创业工作高度重视。他说,招生工作是一个学校续存的基本条件,所有工作都要以学生为中心,要接受社会的检验。2021年,我校“双创”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在全国、省级等比赛中获得了优异的成绩,徐伟浩强调,未来在双创竞赛中要实现获奖数呈“几何级数”增长的目标,要有担当意识,力争在2022年“互联网 ”大赛中实现金奖“零”的突破。“互联网 ”大赛是有效的实践教学平台,该项比赛十分注重能力培养,其学术水平、实战能力、成果评价有着很严格的客观标准,获奖难,含金量高,我们要知难而上,整合学校资源冲奖参赛,进而验证学校几年来坚持的以岗位能力形成为核心的职业情境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成果。各学院要承担起“双创”竞赛责任,全体教师要以亮剑精神在比赛中大显身手,形成浓厚的竞赛氛围,在全校掀起参赛高潮,争取在2022年取得丰硕的成果。

  校长徐伟浩在会上说,由我校拍摄制作的大型青春励志校园剧《大三女生》,已被省委宣传部确定为辽宁省2021年两个精品扶持工程项目之一,将为学校划拨专项扶持资金。未来,学校将实施“1212工程”,即奇数年拍摄1部长篇电视连续剧,隔年(偶数年)拍摄2部网络电影,影片主要反映当代大学生励志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展现大学教师励志教学改革、教书育人等新时代高校风采,并将高校剧创作题材作为传统传承下去。

  招生工作部署

  校长孙永新对招生工作作出重要部署,公布《沈阳城市学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招生工作的实施意见》。他强调优质生源是学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建设一流应用型大学的重要基础和保证。全体教职工要牢固树立生源是学校生存发展的生命线的理念,进一步增强做好招生工作的危机感、紧迫感,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主动参与招生工作,积极争做学校发展建设的助力者、办学理念的践行者、专业特色的推介者、招生宣传的志愿者。

  《班主任工作条例》解读

  副校长刘爽就《沈阳城市学院班主任工作条例》内容、意义和要求等进行解读。他指出班主任工作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保障,落实班主任工作是构建“三全育人”体系的根本要求。出台《沈阳城市学院班主任工作条例》具有三项重要意义,即使基层教学育人组织建设更加完善、让班主任工作有章可循、明确了班主任工作在三位一体育人体系中的核心作用。并从班主任工作的配备与选聘、工作职责及工作考核三个方面予以详细解读。

  2021年创新创业工作报告

  教务处副处长谷硕在《沈阳城市学院2021年创新创业工作报告》中指出,近年来,学校始终高度重视创新创业工作,校长办公室会定期研究创新创业工作,解决人才培养和创新创业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创新创业工作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均实现了新提升并取得了良好成绩。

  1.工作体系日趋完善。学校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各学院成立了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初步形成了多部门协同联动、教师全员参与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局面。学校获评国家教育信息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创新实验校”荣誉称号。

  2.实践平台广阔多样。学校建立了大创工场和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孵化中心,成为全校学生开展科研活动、学科竞赛训练、科技创新、“双创”教育成果展示的重要平台。

  3.课程资源不断丰富。在通识教育模块中设置“创新创业教育”专题,开设《创新思维》《创业实务》等5门选修课程,积极引进辽宁省人社厅syb创业培训等社会课程资源,充分利用超星、雨课堂等学习平台,为学生提供《就业与创业》等网络课程资源。

  4.项目建设收效斐然。近三年,全校累计获批国家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91项,省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97项,校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581项,参与学生7000余人次。学生创业项目名耀传媒工作室、丹东沛宁绿色食品有限公司落地运行,并在2021年辽宁省“互联网 ”大赛中斩获银奖。

  5.队伍建设卓有成效。近三年,共开展各级各类创新创业培训工作50余次,组建创新创业教师指导团队146个。全校教师累计获得各级各类“创新创业竞赛优秀指导教师”称号100余人次。

  6.“双创”竞赛成果显著。2021年获省级竞赛奖励839项,国家级竞赛奖励31项。在2021年全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中,我校师生获国家级奖励22项,获奖总数位列全国高校第13名,全国民办高校第1名

  表彰创新创业竞赛先进集体和个人

  

  

  

  

  

  

  创新创业竞赛经验分享

  智能工程学院院长孟娜:2021年学校相继出台了“一系一赛”等有力措施,督促、指导各学院努力开展相关工作。智能工程学院最大限度的整合资源,调动全院师生投身双创竞赛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高质量的双创竞赛团队与项目。首先学院加强政策宣传,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其次,学院关注培养过程,切实提高参赛水平;同时,学院发挥国家级、省级双创竞赛“校内预选赛”的重要作用。最终,在2021年度,智能工程学院取得了10项国家级奖项、196项省级奖项的优异成绩。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师陈思:今年带领学生取得3项国赛奖的优异成绩主要有四项经验:第一要重视学生的选题和组队要注重互补性;第二是教师要加强专业技术层面的指导;第三是注重对模拟答辩环节的指导;第四是指导教师一定要对同学进行鼓励,在学生遇到瓶颈问题时及时加油打气。只有加强与完善组织学生的参赛过程,教师全程指导、科学规划,才能带领学生取得优异成绩。

  为进一步加强创新创业工作,压实工作责任,在会上,校长徐伟浩与商学院、影视传媒学院、通识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九个学院签订目标责任书。

  沈阳城市学院